新聞公告
據彭博社16日援引消息人士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正推動在4月20日前實現俄烏沖突停火協議。假如俄烏沖突短期結束,俄羅斯鈦產品解除出口限制,會對全球鈦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
鈦金屬的戰略意義
歐盟是鈦金屬的重要消費方,2019年,歐盟鈦產品的總進口量為55,000噸。2020年,進口量降至約40,000噸,進口總價值為12億歐元。歐盟主要進口鈦及鈦制品(如鑄錠、棒材、板材、管材等),在進口產品中所占份額最大。總的來說,進、出口量比例為6:1,而未鍛造鈦(主要是用于制造鍛造產品的海綿鈦)的進、出口量比例為10:1。
目前,歐盟大約60%的鈦需求與民用航空航天應用相關。歐盟對鈦進口的依賴,加上諸如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動蕩,以及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預期的需求增長,凸顯了歐盟降低對外依賴的緊迫性。此外,全球鈦生產商數量仍然非常有限,這使得歐盟更難實現供應商的多元化。
全球鈦產業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少數幾個關鍵地區。其中,日本主要專注于鍛造鈦的生產,而中國缺乏可供出口的高品質鈦。盡管歐盟已成功彌補了因俄烏沖突導致的俄羅斯和烏克蘭鈦供應損失,但鈦供應鏈仍面臨風險,而且俄羅斯作為全球最大的航空級鈦生產國,在全球航空航天工業中仍具有重大影響力。
歐美航空市場供應格局的變化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航空級鈦生產國,沖突期間的出口限制對歐美航空市場供應產生了重大影響。俄烏沖突前,歐洲航空航天企業高度依賴俄羅斯的鈦供應,沖突結束后,歐洲可能需要時間來重新評估與俄羅斯鈦供應商的合作關系,并逐步恢復采購。同時,歐洲企業已經在努力減少對俄鈦的依賴,通過多元化采購策略來降低風險。
然而,2月18日,空客公司(Airbus)宣布,由于供應鏈方面的問題,其A350貨機型號的上市時間將被推遲一年。不僅如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提升A350系列寬體客機的產量也將會是困難重重。空客CEO傅里將當前形勢形容為“瓶頸的世界”,突出顯示了供應鏈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從原材料供應到零部件生產,再到最終組裝,每個環節都面臨瓶頸。這一狀況實際上是2024年全球航空供應鏈危機的后續,凸顯出航空制造業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所面臨的深層次挑戰。
一旦沖突結束,俄羅斯的鈦產品重新進入市場,預計將顯著增加鈦供應量,有助于緩解供應緊張的情況。但是,俄羅斯的鈦產品重返美國航空工業供應商體系需要重新認證,這一過程可能需要數月到數年的時間。美國對俄羅斯鈦進口征收70%的關稅,進一步限制了俄鈦進入美國市場的速度。即使未來關系緩和,關稅政策的調整也將是影響俄鈦進入美國市場的重要因素。因此,2025年俄鈦進入歐美航空工業供應商體系的可能性較低。
《東歐每日新聞》2月21日稱,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曼圖洛羅夫表示,俄羅斯愿意考慮美國波音公司恢復購買俄羅斯鈦。他指出,在特別軍事行動前,波音公司與俄羅斯長期合作,并在“鈦谷”建立了相應的初級鈦加工能力,大量訂購成品零件。但他也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波音公司此類提議。此前,有未經證實的傳言稱波音可能恢復購買俄羅斯鈦,導致俄羅斯最大的鈦生產商VSMPO-AVISMA公司的股票在莫斯科交易所大幅上漲。
價格影響
俄鈦的回歸可能會對全球鈦合金市場供需平衡產生重要影響,短期內,鈦市場的供應過剩可能會導致價格下跌。然而,從長期來看,隨著市場的逐步調整,價格可能會穩定下來。
行業競爭加劇
俄羅斯VSMPO-AVISMA是全球最大的鈦金屬生產商之一,曾占據全球航空航天鈦材市場約30%的份額。VSMPO-AVIMSA公司每年的鈦產量基本維持在30,000噸左右,約80%的鈦產品用于航空工業。未來其重返市場將顯著增加全球鈦合金的供應量,緩解海外高端航空鈦合金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
2024年中國出口鈦材31,361噸,同比增長12.22%。中國出口鈦產品或與俄鈦航空高端產品出口為主有一定差異,但也面臨俄鈦的鈦錠等其他初級產品出口帶來的一定沖擊。
如果俄烏沖突結束,俄鈦解除進口禁令將對歐美及全球鈦合金市場帶來多方面的影響。雖然俄鈦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速度可能較慢,但其長期回歸將增加全球供應,加劇市場競爭。隨著俄羅斯鈦產品的重新進入,全球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尤其是在價格和質量方面。全球鈦合金市場格局將因俄鈦的回歸而發生重大調整,各國企業需要提前布局,以應對未來的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