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鈦,被譽為“太空金屬”“海洋金屬”,是重要的戰略金屬材料。
11月18日,在寶鈦集團的展示廳里,記者了解到鈦制品的形成及應用軌跡:從鈦錠到鈦棒、鈦板,再到用于載人潛水器。近幾年,隨著這家企業把鈦絲做得更細、鈦卷做得更薄,其產品的應用范圍也更廣。
寶鈦集團是陜西省鈦及鈦合金鏈主企業,也是寶雞鈦產業的“定海神針”,帶動600余戶中小企業聚集在海綿鈦—鈦錠—鈦及鈦合金加工材—復合材—深加工品的產業鏈條上,共同推動陜西鈦產業技術進步和高質量發展。
龍頭引領 搶灘高端制造
加工后的鈦制品從外觀上看和不銹鋼幾乎沒有區別,性能也相似,但勝在更輕。
“以前,鈦材產量小、價格高,算‘貴’金屬,應用受限制。近些年,隨著全國尤其是寶雞鈦材產量幾何級增長以及生產成本降低,鈦材價格逐漸降低。”寶雞市經濟合作局局長韓明芳介紹。
其實,陜西并沒有鈦礦。寶雞鈦產業的發展得益于國家三線建設時期布局的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又稱902廠),該廠即寶鈦集團的前身。當年,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工程技術人員在這里進行鈦材的開發試制及生產,使中國成為第四個具有完整鈦工業體系的國家。
全國勞模郭文生見證了寶鈦集團的飛速發展。
他猶記得,當年“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萬米深海時,潛水器球殼所用板材是寶鈦集團軋制的最大規格鈦合金板材。“那段時間,連做夢都在反復試驗、改進技術以及開發新工藝。”郭文生說,當得知“奮斗者”號下潛成功時,他的眼眶濕潤了。
他猶記得,寶鈦集團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鈦及鈦合金命名系統》發布,填補了該領域國際空白,也讓企業能以各國標準生產所有型號鈦合金的實力得到世界認可。
……
從航空、航天到海工、醫療、電子、新能源,寶鈦集團產品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和3C消費電子領域廣泛應用,并不斷向鈦合金鑄造產品和鍛造產品市場延伸。今年6月,寶鈦集團控股上市公司寶鈦股份募資建設3D打印鈦合金中試生產線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后,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
今年,寶鈦集團持續完善創新生態鏈,啟動建設陜西省鈦鎳材料創新中心項目。這個產學研用協同的鈦鎳材料創新平臺,將推動鈦鎳材料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2024年,寶鈦集團提出“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年產鈦材5萬噸,成為世界鈦業強企;第二步,綜合實力穩居鈦行業世界第一。
串“鏈”成群 集業成勢
20世紀90年代,隨著鈦金屬逐漸被社會認識,寶鈦集團周圍開始聚集一批“前店后廠”的小企業,從事回收鈦渣以及鈦材的熔煉、鍛造、粗加工等業務。如今,這些企業已經發展成寶雞鈦產業鏈條上的顆顆“明珠”。
11月19日,走進由寶雞拓普達鈦業有限公司控股的國鈦金屬高端制造工業園,可以看到巨大的電子束冷床爐轟鳴運行。
曾經,這家民營企業為寶鈦集團、西部超導等頭部企業提供帶料加工服務。如今,該企業已經能夠自主研發生產新能源產品及深海裝備專用鈦合金材料與制品。
“從頭部企業的‘庇護’下走出來,不僅要有高端設備,還要有相對應的科技研發能力和工藝水平。”寶雞拓普達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錦說,“公司每年從銷售總額中提取4%以上的資金用于關鍵技術突破和新產品研發。”
這家企業還請來大國工匠劉湘賓指導工人降本增效。
操作工安恒偉還記得,劉湘賓來到機加車間沒多久就發現了問題:刀具、轉速、切深都不合理。安恒偉開始還不服氣,但使用了劉湘賓改進的刀具和參數后,加工一個部件的時間由原來的70個小時減少至39個小時,成本降低了1500元。
王勇錦表示,前些年做產品推廣時,首先要科普什么是鈦。這些年,隨著鈦制品被廣泛應用,客戶對鈦的特性已經十分了解,更關心企業有沒有實力、能不能和他們一起攻克技術難題。
寶雞巨成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建輝也有這樣的感受。
巨成鈦業也是從給寶鈦集團做帶料加工起步,如今從事有色金屬設備制造,有色金屬材料及制品的加工、開發、銷售及進出口等業務。
今年9月,巨成鈦業投資7億元的新廠區項目投產。“新項目瞄準高端裝備領域對基礎材料的需求,推動鈦材在高端裝備領域的應用。”羅建輝說。
寶雞富士特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剛介紹,近年來,富士特鈦業生產的普通鈦粉、高純鈦粉、球形鈦粉,被用于3D增材打印、設備部件致密材料、醫療化工多孔材料等。該公司還參與起草了鈦粉行業標準。
如今,寶雞的鈦及鈦合金產業鏈上,聚集著國核鋯業、拓普達鈦業、力興鈦業、永盛泰鈦業、巨成鈦業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1戶。
“鏈”上發力 賦能產業
如何進一步做強鈦產業?“寶雞出臺鈦及新材料產業鏈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出臺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1+5+N’系列政策,每年投入5億元發展專項資金,從科技創新、人才引育、企業培育、品牌建設、金融支持5個方面培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寶雞市招商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西強說。
“我們設立了工作專班,專班成員由政府、企業、行業協會領導及專家組成,定期到一線調研,匯總實際問題并推動解決。”韓明芳說。
建設產業園是寶雞進一步升級鈦產業鏈條的重要抓手。
寶雞鈦谷路向南是鈦材加工企業的聚集地,這里有百余戶中小企業。“這些企業規模小、生產環境差,還對清水河生態造成影響。”韓明芳介紹。
寶雞高新區鈦及新材料產業園(清庵堡園區)啟動建設后,不僅周邊環境得到改善,企業也有了“拎包入住”式的廠房和配套設施。園區負責人表示:“堅決不允許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入駐。”
目前,寶雞高新區正在建設兩個鈦及新材料產業園,已有33戶企業入駐。眉縣經開區鈦及新材料產業園項目也已基本建成,進駐鈦相關企業34戶,其中規上企業23戶。
“寶雞鈦產業健康發展得益于政府引導企業走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發展道路。”羅建輝說。
近兩年,普通鈦材市場趨于飽和,但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海工裝備等領域,鈦材應用處于上升期。巨成鈦業通過布局鋰電池銅箔用鈦材和固態電池銅箔用鈦材,搭上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快車。為緊跟市場變化,巨成鈦業與清華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近年來,寶雞鈦材加工企業與科研院所緊密聯系,建立研發投入增長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快速提升成果轉化能力。近三年,寶雞鈦產業鏈規上企業由114戶增加到182戶、高新技術企業由88戶增加到140戶。寶鈦股份躋身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行列,寶鈦集團榮獲行業首個中國工業大獎。”韓明芳說。
隨著鈦產業鏈上的企業越做越強,寶雞生產的300多個品種、5000多種規格的鈦產品得到市場廣泛認可,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者 郭軍)
(原文鏈接:http://toutiao.cnwest.com/data/sxtt/share/news/2024/11/21/content_2852119.html?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