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陜西寶雞的寶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鈦集團”)。在鍛造廠生產車間內,一派井然有序,熱火朝天的模樣。重達5噸多的鈦合金坯料被加熱至1000多度的高溫,在萬噸壓機上反復鍛壓,最終鍛造成多種形狀的鍛件。
“鈦對加熱溫度非常敏感,這就對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控制好鍛造溫度和鍛造速度。”寶鈦工匠張斌向記者介紹,作為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勞動模范,他擔任鍛造廠多臺鍛壓機的主操作手,用精湛的鍛造技藝,解決了多項鈦及鈦合金鍛造難題。近幾年,寶鈦集團承擔了我國載人深潛器鈦球殼的研制及生產任務,張斌所在的鍛造廠一車間就承擔著深潛器球殼用鈦合金板材的鍛壓關鍵工序。
“大國重器”鈦材的“中國脊梁”
鈦,被譽為“太空金屬”,以其高強度、低密度和優異的耐腐蝕性聞名。在航空航天領域,鈦合金是制造飛機發動機、機身和起落架的關鍵材料,顯著提升飛行性能;在生物醫學領域,鈦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為制造人工關節、牙科植入物的首選……此外,鈦還廣泛應用于武器裝備、能源、化工、冶金、建筑、交通、體育用品及建筑裝飾等多個領域。作為國家重要戰略資源,金屬鈦及鈦材對國防、經濟、科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鈦工業發展水平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1965年,我國鈦勘探、采選、冶煉、加工、應用的技術研究及工業試驗正初步啟動,寶鈦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工程代號為“九〇二”的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應運而生,實現了鈦的產業化,為國家重點國防工程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急需的鈦制品。
自那以來,寶鈦集團肩負起興鈦強國的使命,全面支撐了我國航空、航天、海洋和民用等多領域用鈦需求。扎根鈦行業近60年來,寶鈦集團構建了從海綿鈦制備,到熔煉、加工、深加工及裝備制造的全產業鏈,使我國成為全球擁有完整鈦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寶鈦集團還主導制定我國鈦領域90%以上的標準,代表我國主導制定了4項鈦國際標準。
“我國現役的絕大多數飛機上都有寶鈦的鈦材。”寶鈦集團一檔技術骨干馬英向記者介紹,如今,寶鈦集團已是國際航空用鈦主流供應商,與空客、波音、賽峰、羅羅等多家航空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業務輻射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0多項,特別是主導制造的深潛器鈦合金載人球艙,突破技術難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僅2023年,寶鈦集團就開展了國家重點研發、軍品配套等在研項目72項,廠控預研及技改研制63項,突破6種典型規格鈦合金薄壁型材技術難題,還成功開發了高強韌抗疲勞鈦合金石油鉆桿成套技術,8000米超深鉆井試驗創造國內新紀錄,填補了該領域應用空白。
做引領鈦材產業騰飛的“先驅者”
“我在寶鈦工作近四十年來,可以說是親眼見證著寶鈦的一步步發展,也見證著我國鈦行業在世界上的追趕領先。”寶鈦專家徐哲感慨。隨著各個領域應用量的不斷增多,從航空航天工業到簡單的水杯、眼鏡框架,鈦材料走進了千家萬戶。作為產業鏈鏈主企業,寶鈦集團始終引領著鈦產業的發展方向,也帶動了化工、石油、海洋工程、電力、建筑等諸多應用領域的技術進步。
近年來,寶鈦集團成功制造單臺重量超1200噸的PTA特材設備,突破了國外關鍵技術壁壘,成為特材非標裝備產業領跑者。寶雞大劇院鈦屋面、北京石林峽鈦景觀平臺,開創了國產鈦在建筑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先河。研制的真空蠕變校形爐,解決了困擾我國鈦工業多年的高性能鈦合金板材校形、殘余應力控制難題,獲國家專利金獎。
寶雞市的核心地標式建筑——寶雞大劇院,55噸屋面用鈦全部由寶鈦提供。如今的寶鈦集團擁有鈦產業、裝備設計制造、新材料等三大產業板塊,形成了集冶煉、深加工及設備制造于一體的完整鈦產業鏈。
在寶鈦集團的帶動和當地政府的培育下,上游鈦材料加工與下游應用生產市場不斷擴大,600余家鈦及鈦合金加工和貿易企業落戶寶雞,生產的300多個品種5000多種規格的鈦產品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新能源、化工、醫療健康等領域,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寶雞鈦材生產加工量約占全國的65%、全球的33%,鈦產業規模全球領先。今年1月至7月,寶雞規上鈦企業產值增長9.7%,鈦產業發展一路上揚。
創新驅動發展再攀高峰
今年6月6日,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寶鈦鈦資源循環利用暨熔鑄擴能等五個高質量建設項目啟動儀式舉行。這五個鈦基新材料高質量建設項目,融合了技術、數字、智能、綠色賦能,預計建成后可新增產值約60億元/年,對于進一步加快產業集群迭代升級,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創新。有句話叫一代材料一代裝備,在鈦合金材料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寶鈦集團研究院院長張平輝向記者介紹。鈦工業的發展與國家重大工程,重要行業和領域是密切相關,因此,鈦工業領域的創新工作也尤為重要。
多年來,寶鈦集團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開發新產品和高科技產品、致力推廣鈦的新型應用領域。在鈦合金熔煉技術、鈦合金返回料回收利用技術、熔煉用中間合金制備技術、加工成型技術、無損檢測技術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參與了中國大量的新型鈦合金的科研工作及工業化轉化工作,引領了中國鈦工業的發展方向。
現在,寶鈦集團重點圍繞航空航天、艦船制造及新興領域,展開了對高強、高韌、高疲勞、高溫鈦合金應用和發展的科研創新。“我們研發的重點方向之一就是苛刻環境能源鉆采用高強韌耐疲勞鈦合金管材,比如可用于萬米超深井用鈦合金鉆桿,為我們的石油行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一份力量。”張平輝舉例。
近60年來,寶鈦見證著中國鈦行業發展的每一個腳步。當前,寶鈦集團正圍繞爭創世界第一,全力做大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做強產業創新的動力引擎,做優管理創新的雙效支撐,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我國早日建成世界鈦業強國。
(原文鏈接:https://www.sxdaily.com.cn/2024-09/24/content_1087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