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近日,寶鈦展覽館落成開放活動在寶鈦集團寶鈦工業園舉行。寶鈦展覽館以生動詳實的資料、實物,述說著鈦工業與寶鈦的發展歷程,不僅是寶鈦人創業歷程的紀念館,也是集中展示中國鈦工業發展成果的科普館、博物館。今天,華商報·二三里帶您一起暢游寶鈦展覽館。
力爭“十四五”末實現鈦材市場占有率世界第一
據了解,寶鈦展覽館建筑面積1662平方米,展覽館外立柱采用鈦毛化板裝飾,具有鮮明的產業特色。展覽館內分“棟梁之材 鈦業旗幟”“創新驅動 鈦業龍頭”“鈦鑄精神 智領未來”三個展區,通過“圖片+實物+多媒體聲光電”的綜合展陳手法進行展示,展出各類展品350余件。
工作人員介紹,寶鈦集團是我國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鈦及鈦合金研發制造企業,擁有鈦、裝備設計制造和新材料等三大產業板塊,控股寶鈦股份(600456)、寶色股份(300402)兩大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穩居全球鈦行業前二位。
自1965年建企以來,寶鈦集團不斷創造著新的歷史。構建了從海綿鈦制備,到熔煉、加工、深加工及裝備制造的全產業鏈,使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完整鈦工業體系的國家。
主導制定鈦標準110多項,占鈦的國標、軍標和行標的90%以上,代表我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鈦及鈦合金命名系統》,填補了該領域國際空白。
全面支撐了我國航空、航天、海洋和民用等多領域用鈦需要,從殲-7開始,我國制造的每一架飛機都使用了寶鈦鈦材;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波音、空客等國際知名公司的合作伙伴。
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0多項,特別是主導制造的深潛器鈦合金載人球艙,突破技術難關,實現關鍵部件國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當前,寶鈦集團正積極構建以寶雞為基地、西安為樞紐、長三角為窗口、其它地區功能補充的發展布局,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鈦材年產量5萬噸、產值500億元、市場占有率世界第一,助力我國建成世界鈦業強國!
研制鈦合金載人球殼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在展覽館里,一個銀色的“深潛器載人艙球殼”引人矚目。據介紹,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搭載著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球艙的“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10909米的新紀錄,標志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而“奮斗者”號鈦合金載人球殼,正是寶鈦集團研制的。
據了解,在載人潛水器球艙研究領域,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斗者”號,中國不斷提高關鍵部件國產化程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早期“蛟龍”號搭載的載人球殼是從俄羅斯進口的,采用的是瓜瓣成型方案,由多塊板材加頂蓋焊接而成,焊縫較多。2010年,寶鈦集團承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球殼研發任務后,為進一步提高載人球殼的安全可靠性,大膽提出半球整體沖壓成型的方案,除孔座外,整個球殼只有一道焊縫!
經過1000多天的研究試驗,寶鈦集團深海潛水器研制團隊成功完成“深海勇士”號鈦合金載人球殼研制,其間所形成的相關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大大提高了我國鈦合金制造的整體水平和科研能力。隨著“深海勇士”號實現4534米的最大下潛深度,我國深潛器載人球殼依賴進口的局面被改變。
此后,寶鈦集團深海潛水器團隊又承接了“奮斗者”號載人球殼的研制任務,繼續向萬米深海進軍。2019年,“奮斗者”號鈦合金載人球殼通過驗收,從材料研制到完成球殼制造,僅用了4年,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潛水器載人球殼。
寶雞鈦及鈦合金產業鏈持續發展壯大
據了解,鈦及鈦合金產業鏈是寶雞市十三條重點產業鏈之首,寶雞出臺《寶雞市鈦及鈦合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全力實施龍頭企業壯大、中小企業集聚、延鏈補鏈強鏈、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引進培養、服務體系優化“六大工程”,促進了寶雞鈦產業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寶雞鈦產業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前11個月,全市鈦材產量約6萬噸,產值約560 億元,增速達到6.1%。
目前,寶鈦集團入選第一批省級鈦及鈦合金產業鏈鏈主企業,全市鈦及新材料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0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5戶,鈦領域高成長性企業層出不窮。
去年,寶雞市積極為企業爭取省市重點產業鏈發展專項資金、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及創新獎勵資金近5000萬元,科創和工業基金向鈦企注入5500萬元,惠及企業百余戶。獲支持的項目涉及高性能鈦材加工技術、面向未來的新材料、鈦企業數字化轉型等,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要實現突破。
寶鈦集團作為龍頭企業,帶動了寶雞市數百家民營企業,形成鈦產業聚集加工制造中心。 “中國鈦谷”海納百川,相信通過鈦及鈦合金產業鏈的持續推進壯大,寶雞鈦產業的優勢將更加凸現。
(原文鏈接:https://www.ersanli.cn/article.html?newsId=123871172318061&uid=20000595&utm_uid=20000595&type=1&app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