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陜西有色金屬集團權屬企業寶鈦集團鍛造廠,是省委作風建設先進集體。自2001年成立以來,該廠始終以“發展中國鈦工業、打造世界鈦強企”為使命,接續奮斗,銳意進取,已發展成為技術引領、產品優質、基礎穩健、體系完善的具備強大國際競爭優勢的鈦及鈦合金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海洋、艦船等眾多領域。
進入新時代,寶鈦鍛造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一體推進,強化靠實干立身、憑實績說話、用實效檢驗的工作導向,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推進企業實現了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黨旗引領 錘煉優良作風隊伍
乘著國企改革的春風,寶鈦集團大刀闊斧深化改革,“三項制度”改革——經濟責任制考核、薪酬改革、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推進。鍛造廠圍繞重點工作,統籌謀創新、防疫情、穩生產、抓項目、促增長,經營結構得到優化,盈利能力持續提升,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活力提升顯著。
近年來,鍛造廠先后有23名職工,因在各自領域專業水平高、工作能力強、業績成果突出,先后被評為寶鈦工匠、技術骨干、技能標兵、技術能手;而由他們帶領的科研、工藝、裝備“三位一體”的鍛造研發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保障。職工張斌、韓超、崔菲分別榮獲了陜西省優秀共產黨員、有色行業“產業工匠”,寶雞市優秀共產黨員,寶雞市“最美青工”榮譽稱號。
疫情以來,面對封閉生產的嚴峻態勢,鍛造廠全體黨員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體要求,黨員干部帶頭請纓,廣大職工主動報名,迅速組織起一支精干力量。大家撇下家中老小,背起行囊吃住在車間,全力保障生產穩定。
正是因為擁有這么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干部職工隊伍,鍛造廠的鈦產品產量,從2018年的2600噸,一躍而升至2021年的6300噸,完成了跨越式增長,從而為寶鈦集團鈦材產量躍居世界第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2年以來,面對復雜國際形勢及反復變化的新冠疫情,鍛造廠憑借自身技術、裝備、人才優勢延續了高速發展勢頭。全年產值、利潤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保持繼續增長的強勢勁頭。
科研創新 匠心鍛造大國重器
2021年,寶鈦新材料研發創新團隊榮獲第六屆“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作為寶鈦新材料創新研發創新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鍛造廠研發團隊倍感振奮和鼓舞。
在長期的科研生產中,鍛造廠主導或參與了100余項國家重點項目新材料的研究、試制工作。先后完成了“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深潛器用鈦合金板坯制備項目,C919大飛機關鍵結構用Ti-6Al-4V鈦合金棒材與鍛坯項目,為多種主型號飛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北斗衛星等,研發并生產了多品種性能優異、質量可靠的產品。
該廠研發團隊承擔的鈦合金載人球艙項目,具有尺寸大,結構復雜,真球度及尺寸精度要求高等特點。鍛造團隊經過多火次、多批次研制,順利完成了大規格超厚鈦合金板材研制任務,結束了我國深潛器載人球殼依賴進口的局面,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目前,鍛造團隊研制的TC18鈦合金棒材等鈦合金材料在大型運輸機及C919大型客機上得到應用,標志著我國航空鈦合金材料已實現國產化替代,為我國大型商用飛機進入國際市場打下堅實基礎,為“大國重器”貢獻了有色力量。
強化產業鏈 突顯核心競爭優勢
鍛造廠不斷強化企業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建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不斷提升。近年來,通過實行更加精細的績效考核制度、更大力度的持續改進的管理模式,各項工作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融為一體,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持續增強,持續改善意識進一步強化,從而帶動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生產由“多頭粗放”到“綜合精細”轉變。先后取得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5項,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陜有色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寶雞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生產的TC4鈦合金精鍛棒材獲省部級優質產品獎,純鈦精鍛棒材獲國家金獎。
與此同時,鍛造廠充分發揮在寶雞鈦產業集群中鍛造產業的龍頭作用和引領優勢,深化與各類民營鈦企的合作,發揮自身優勢以及技術特長,整合同行業產能,進一步推進鍛造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鍛造廠先后被評為陜西省國資委文明單位、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先進集體,鍛造廠黨總支被評為寶雞市“五個好”黨總支。鍛造廠萬噸班組被評為陜西省機冶建材工會先進班組、省總工會“夢桃式”班組;2500噸班組被授予陜西省青年安全示范崗;技術質量科被評為寶雞市青年突擊隊。
回顧過去,面對未來,寶鈦集團鍛造廠黨總支書記寧偉軍說,鍛造廠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穩中求進,堅持“兩步走”戰略目標不偏移,保持發展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腳踏實地加油干,為開創寶鈦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更多力量!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bwxZwu5veg7vk1BMPvZ-w)